升旺来环保网
首页 > 生态保护 > 增强城市韧性需要更智慧管理方式

增强城市韧性需要更智慧管理方式

当前,我国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,伴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,居住人口不断增多,各类风险隐患也随之而来。增强城市韧性、提高抗风险能力,正成为城市建设管理的共识。近日,《 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》公布,强调打造承受适应能力强、恢复速度快的韧性城市,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。 韧性城市的构建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需步步为营、稳扎稳打。如今,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6.16%,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阶段,由过去的大规模增量建设,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。城市的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,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。 在城市更新和改造过程中,提高城市智能化水平,有利于提升整个城市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。例如,当城市遭遇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时,智能排水系统能够依据实时监测数据自动调节排水流量与速度,有效规避城市内涝;智能燃气管道可精准识别燃气泄漏等风险隐患,第一时间切断气源并发出警报,防止事故的进一步发生等。要通过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、发展智慧住区、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、开展数字家庭建设等行动措施,系统提升城市精细化、科学化管理水平,让城市在更智慧、更便捷、更安全的环境中运转。 韧性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,各区域、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至关重要。要加快构建国家、省、城市平台体系,加强与城市智能中枢等现有平台系统的有效衔接,实现信息共享、分级监管、协同联动。各部门应建立高效的联动机制,打破信息壁垒,实现资源共享与快速响应。在面对突发灾害事故时,各部门能够按照预定的应急预案迅速行动,协同作战。唯有各方齐抓共管,方能凝聚形成强大合力,共同有效应对各类灾害挑战,全方位提升城市整体的抗风险能力与应急处置效率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cma检测认证 防治荒漠化公约...
近日,易卜拉欣·蒂奥(右)为中方颁发“防治荒漠化公约30周年”纪念牌。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近日,参会者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的《防治荒漠化公约》大会中国馆...
生态环境保护倡议书 长江水生生物保...
12月4日,在湖北武汉召开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会议,研究部署长江十年禁渔和水生生物保护工作,推动加快提升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、加快修复长江水域生态。会议...
爱护环境的方法有哪些 铜陵6个绿岛项...
记者日前从安徽省铜陵市生态环境局获悉,截至目前,全市6个“绿岛”项目纳入安徽省级“绿岛”项目库。 今年以来,铜陵市强化环境要素保障,环评审批项目185个,...
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美好家园 辽宁开展我陪群...
近日,辽宁省组织政务服务体验员来到大连市金普新区政务服务中心(大连市金普新区数据局),围绕生态环境领域政务服务事项中的“关键小事”...

强力推荐